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1:47 点击次数:103
科普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手足口病
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常见传染病。常见的致病血清型有柯萨奇病毒A组4-7、9、10、16型和B组1-3、5型,埃可病毒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,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,2008年我国流行病株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(EV71),出现严重并发症。
传播途径
• 粪—口传播:是主要传播途径,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,或未洗净的手抓食物吃等都可能感染。
• 飞沫传播:患儿咳嗽、打喷嚏时,含病毒的飞沫会传播给周围近距离的人。
展开剩余68%• 密切接触传播:接触被污染的玩具、餐具、衣物等物品,或直接接触患儿的疱疹液、唾液等易感染。
易感人群
人群普遍易感,但5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。
症状表现
• 普通病例:起病急,主要表现为发热,口腔黏膜散在疱疹,手、足及臀部可见斑丘疹、疱疹,疱疹四周有炎性红晕,疱内液体较少,同时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下降等。
• 重症病例:重型可出现精神差、易惊、嗜睡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。危重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、昏迷、脑疝、呼吸困难、发绀等。
治疗方式
• 一般治疗:注意隔离,避免交叉感染。给予清淡、易消化饮食,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。
• 药物治疗:手足口病无特效药,体温超过38.5℃时,可使用退烧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。口腔疼痛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,病情变化请及时就医。
预防措施
• 疫苗接种: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,建议6月龄-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。
• 注意卫生: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、触摸公共物品后。定期对孩子的玩具、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。
• 环境清洁:保持家庭环境清洁,定期开窗通风。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
阅读更多
本周门诊出诊信息(每周更新)
市委书记再次莅临我院新区医院项目观摩
奋进之笔书写高品质健康服务“示范答卷”
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来院调研
以“智”强“治”呵护大健康
多向发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
儿科 靳红光
编辑:宣传部 闵捷
审核:宣传部 李磊
发布于:河南省 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